sketch是一款仅在macos系统里存在的本地化应用,发布至今已经10年,早已从当年横空出世的惊艳变到如今的创新不足,跟最近风头正劲的figma比起来,它的平台限制和本地化存储,正在越来越被大众诟病,也很少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了,但现阶段它仍然是界面设计软件的龙头大哥。

sketch的用户更多的还是UI设计师,他们可以通过它进行精致的界面设计,再交付给开发。但在UI和UE越来越趋向合并的背景下,很多大厂的PM和UE也选用sketch进行原型设计,方便和UI对接,比如sky在他的知识星球里提过,阿里内部几乎都使用sketch画原型。接下来我将在图形绘制、组件库、动效制作、版本管理、团队协作五个层面分析下用sketch做原型设计的利弊。
作为一款矢量绘制软件,这项sketch没有太大问题,只要你想得到,就画得出来,但对原型设计来说,还有以下两点不足:
产品或交互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画流程图,sketch本身对流程图是没有支持的,只能自己创建组件或者转移到process on 等软件画,画完后再贴到sketch里去,略麻烦页面流程图,也是得自己画直线,不过sketch的直线可以设置箭头,还是挺方便的
每个工作多年的PM或UE都会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组件库,每家公司也都会把自己的产品、业务模式用组件库固定下来,这个东西说了很多年了,对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都很有帮助,主要是能快速出稿。sketch本身支持组件库library的导入,也有神器symbol,只要前期花功夫搭建一套就可以了。但是之前sketch的组件置入方式一直是在多层列表里一级级选,速度慢不说还很容易忘记组件放在哪个层级下面了,效率真的很低,不过去年一次更新中把组件和页面平级化,现在在左侧面板里可以直接预览和拖入,相对来说使用效率还是有所提升,不过我觉得可以直接平铺展示会更好找一点。
sketch现在的原型功能支持页面间简单的跳转,只要设置点击热区然后链接到要跳转的界面后,再使用预览就可以了,动效功能整体做的比较克制,可以看出开发者想让用户专注于静态页面设计,并不想接入复杂的动画功能,否则功能形态就不是这样,我相信他们想做就是分分钟的事,只是他们的设计理念如此。以下是不足的点:
不支持神奇动画,只能页面整体移动,所以一个点赞动效都做不了预览功能就只能在文件里预览,没办法导出可在线操作的原型,也不能录制视频,只能自己录屏。但一般设置跳转动画就是为了给别人看,自己是清清楚楚的,很迷藏得真的很深,我用了好几年sketch都没发现有这功能
这也是一个藏的很深的功能,而且根本不在面板里,我也是听同事说才知道。在文件的功能列表里,有一个复原到的选项
,这里会记录你每一次保存的结果,相当于你每一次保存就创建了一个新的版本。点击“浏览所有版本”后进入版本列表,右侧有时间轴可以滑动选择版本查看,可以直接在这个窗口里查看该版本的文件,包括每一个元素的状态。可以选择一个版本恢复。

说实话刚刚体验到的时候真的很惊讶,因为完全不知道有这个功能,还做得比较完善。由此更看得出sketch开发者们的独特之处,觉得不重要的功能就藏起来等你发现,你发现不了就别用。总体来说功能体验还不错,但比起abstract还相差甚远,以下是不足的点:
以本地化文件作为版本载体的话,其实就和每次修改都开一个新文件一样了,只不过存储由用户完成,管理由sketch完成。最大问题就是会占用大量内存,我猜测这个版本文件是存在本地而不是云端。不同版本的差异点只能凭记忆和一个个页面去比较,不能给版本命名备注也没有差异点标示的话,时间一长就忘了为啥要改了管理功能还是不够直观,列表式效率低性能问题,每次切换都会卡顿一段时间
团队协作
协作方面可以使用sketch cloud来完成文件的上传、共享、人员管理、权限管理、评论等,功能还算完善,但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。figma里令人惊艳的多人实时编辑,sketch可能永远也做不到了。
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:服务器在国外,总要科学上网,速度很慢,而且权限和人员管理功能还比较初级,可能满足不了大公司的需求。对交互或产品设计师来说,涉及到协作场景的就是跟UI和开发对接了,上传到cloud之后分享给他们链接就可以,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,还是比较方便的。
总的来说,sketch作为老牌界面设计软件,在原型设计的整个流程中还是挺顺手的,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绝大部分工作,而且得益于sketch的强大功能,可以把原型做得很精致,做高保真原型非sketch莫属。